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含义

凝霜挽月

晋文公的“退避三舍”是个啥?

咱们先来说说这个“退避三舍”到底是啥意思。其实,这事儿发生在春秋时期,主角是晋国的晋文公。话说有一天,晋文公在打仗的时候,突然对手楚国的大军压境,气势汹汹地冲了过来。按理说,这时候应该硬碰硬,拼个你死我活才对。但晋文公不走寻常路,他居然下令全军后撤!而且一撤就是三舍!这“舍”可不是咱们现在说的宿舍,而是古代的一种距离单位,一舍大约等于三十里。所以,晋文公这一撤就是九十里!

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含义

你可能会问:“这晋文公是不是怂了?”别急,咱们接着往下看。

为啥要退避三舍?

其实啊,晋文公这一招可不简单。他可不是因为害怕才撤退的,而是有他的小算盘。首先呢,当时楚国的军队气势正盛,直接硬碰硬的话,晋国未必能占到便宜。其次呢,晋文公和楚国的楚庄王之间有点小故事——当年晋文公流亡的时候曾经在楚国待过一段时间,楚庄王对他还不错。所以呢,晋文公觉得直接打起来有点不好意思。于是他就想了个办法:先撤退一下,给楚国一个台阶下。

你看啊,这招既显得自己有风度(毕竟主动让步嘛),又避免了直接冲突(万一打赢了也不好意思面对老朋友)。最重要的是,这一撤还让楚国的军队有点懵:“咦?他们怎么跑了?是不是有埋伏啊?”于是楚军也不敢轻举妄动。这么一来二去,晋国就占了上风。

退避三舍的现代启示

说到这儿你可能已经明白了:“退避三舍”其实是一种非常高明的策略!它不是简单的认怂或者逃跑,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中啊,这种策略也挺管用的。比如说你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特别难缠的客户或者同事,直接硬刚可能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这时候你可以试试“退避三舍”——先冷静下来、保持距离、给对方一点空间和时间去思考问题。说不定等你再回来的时候问题就已经解决了呢!

再比如说你在恋爱中遇到了矛盾和冲突(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咳咳……这个时候也可以试试“退避三舍”——给彼此一点时间和空间去冷静思考问题所在而不是一味地争吵或者冷战……总之啊这种策略不仅适用于古代战场还适用于现代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