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的午时三刻是什么时间

风月有情

古人说的午时三刻是什么时间?

你知道吗,古人说的“午时三刻”可不是我们现在说的中午12点整。这个时间点在古代可是大有讲究,甚至有点神秘兮兮的。咱们先来聊聊这个“午时”是啥时候。古人的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午时就是从上午11点到下午1点这段时间,正好是太阳最毒的时候。所以,午时三刻大概就是在中午12点左右。不过,别以为这就是个简单的时刻表,古人可是把它玩出了花儿。

古人说的午时三刻是什么时间

为什么是“三刻”?

说到“三刻”,这可就更有意思了。古人的计时方式和我们现代人不太一样,他们用的是“刻”来划分时间。一个时辰分为八刻,每刻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十五分钟。所以,午时三刻就是午时的第三刻,也就是中午12点左右的那一刻。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偏偏是“三刻”呢?这可不是随便选的数字。在古代,三是个很吉利的数字,代表着天地人三才、三光、三纲五常等等。所以,选在午时的第三刻,可能也是为了图个吉利吧!

午时三刻的神秘用途

你可能不知道,午时三刻在古代可是有很多神秘用途的。比如说,古代的刽子手行刑的时候,最喜欢选在午时三刻。为什么呢?因为古人认为这个时候阳气最盛,阴气最弱,行刑可以避免冤魂缠身。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玄乎?不过这也反映了古人对时间的重视和对自然规律的理解。除了行刑,午时三刻还被用在很多其他场合,比如祭祀、祈福等等。总之,这个时间点在古代可是个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