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野心勃勃”:从一战到二战
德国挑起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他们觉得自己太牛了,想当世界老大。一战前,德国觉得自己工业发达、军事强大,凭啥不能和英法这些老牌帝国平起平坐?于是他们开始搞扩张,想在欧洲大陆上称王称霸。结果呢?一战打了个稀巴烂,德国不仅没当上老大,还赔了一大笔钱,搞得国内经济一塌糊涂。但这并没有让德国人冷静下来,反而让他们更加“不服气”。
二战前,德国出了个希特勒,这家伙简直就是个“励志哥”——从一个街头混混变成了国家元首。他上台后,觉得一战的失败是因为德国没发挥好,于是开始疯狂扩军备战。他的口号是“让德国再次伟大”,但实际上就是想通过战争重新瓜分世界。希特勒的想法很简单:你们不让我当老大?那我就打服你们!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二战比一战更惨烈,德国最后还是输了。
经济压力:战争背后的推手
除了野心之外,德国挑起两次世界大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经济压力。一战后,德国被迫签订了《凡尔赛条约》,赔了一大笔钱给战胜国。这直接导致了国内经济崩溃,失业率飙升,老百姓日子过得苦不堪言。于是大家开始怀念战争前的“好日子”——虽然那时候也不咋地——但至少不用天天担心明天会不会饿死。
到了二战前,希特勒利用这种不满情绪上台了。他承诺要振兴经济、改善民生,但实际上他的办法就是发动战争——通过掠夺其他国家的资源来缓解国内的经济压力。比如占领波兰后,德国就开始从波兰抢粮食、抢资源;占领法国后也是一样。虽然这种做法短期看起来有效(至少对统治阶级来说),但长期来看只会让问题更严重——毕竟你不能靠抢劫过一辈子啊!
民族主义与复仇情绪:点燃战争的火药桶
最后说说民族主义和复仇情绪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吧!一战结束后不久就有人预言:用不了多久就会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因为《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惩罚太重了!这不仅让德国人感到屈辱(尤其是那些觉得自己国家其实没输的人);还激发了强烈的复仇情绪——大家都在等着机会“报仇雪恨”呢!
到了二战前这种情绪更是达到了顶点——希特勒就是利用这种情绪上台的!他不断宣传说“犹太人、共产党、外国势力都是我们的敌人”;还说“我们要夺回失去的土地和尊严”;甚至喊出了“血债血偿”的口号!这些煽动性极强的言论很快就点燃了整个国家的怒火;再加上前面提到的经济问题……结果可想而知: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而且这次比上次更狠、更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