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谁说只有七个?
大家都知道战国时期有七个超级大国: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些家伙在历史课本里可是大明星,动不动就打打杀杀,抢地盘。但你有没有想过,除了这七个“大腕儿”,还有一群小国家在角落里默默生存?这些小国家虽然名气不大,但也是战国舞台上的“龙套演员”,偶尔还能抢个镜头呢!
比如中山国,别看名字不起眼,人家可是个“铁杆”小强。中山国的地理位置特别有意思,夹在赵国和燕国之间,简直是“夹缝中求生存”的典型代表。中山国的国王们也是聪明得很,知道打不过大块头邻居,就干脆玩起了“平衡术”——今天跟赵国称兄道弟,明天又跟燕国眉来眼去。这种“墙头草”的策略虽然有点不厚道,但效果还不错,至少让中山国在战国的风风雨雨中撑了好多年。
还有宋国,这个国家可是个“文化人”。宋国的都城商丘(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在当时可是个文化中心,文人墨客都喜欢往那儿跑。宋国的国王们也挺有文艺范儿,整天琢磨着怎么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不过呢,文化归文化,打仗的时候宋国可就没那么潇洒了。面对那些动不动就挥刀舞剑的大国邻居们,宋国人只能靠外交手段和一点点的军事实力勉强维持局面。
小国家的生存之道
战国时期的小国家们虽然地盘不大、人口不多,但个个都是“生存达人”。他们深知自己没法跟七雄硬碰硬,于是纷纷使出各种奇招来保命。有的国家选择了“抱大腿”策略——找个强大的盟友当靠山;有的国家则玩起了“游击战”——打不过就跑;还有的国家干脆直接投降——识时务者为俊杰嘛!
比如鲁国(不是那个踢足球的)就是一个典型的“抱大腿”高手。鲁国的地理位置靠近齐国和楚国这两个超级大国,于是鲁国人就琢磨着:与其被这两个家伙轮流欺负,不如选一个当靠山!于是鲁国人就开始在齐国和楚国之间摇摆不定——今天跟齐国结盟对抗楚国;明天又跟楚国联手对付齐国。这种“左右逢源”的策略虽然有点投机取巧的味道,但效果还不错:至少鲁国人没被灭掉!
再比如越国(不是那个卖电器的)则是个典型的“游击战高手”。越国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靠近东南沿海地区;而且地形复杂——山多水多;所以越国人就利用这些优势玩起了游击战:打不过就往山里跑;等敌人走了再回来继续骚扰对方的后方基地;搞得那些大块头邻居们头疼不已!这种灵活机动的战术让越国人在战国的舞台上撑了好多年!
小国家的悲喜剧
虽然小国家们在战国时期各有各的生存之道;但最终的结局却大多不太美好——要么被吞并了;要么自己内乱导致灭亡了;要么就是被几个大国来回争夺最终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说每个小国家的灭亡背后都有一段悲喜剧般的故事!
比如郑国(不是那个卖手机的)就是一个典型的悲剧角色……郑国的地理位置特别好——位于中原腹地交通要道上;所以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郑国人也深知这一点;于是他们想尽办法讨好周围的大块头邻居们……但最终还是难逃被吞并的命运……郑国的灭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时候地理位置太好也不是什么好事啊! (笑) 当然啦这只是开个玩笑而已……其实郑国人还是挺有骨气的……在被灭之前他们还组织过几次像样的抵抗呢! 可惜最终还是寡不敌众啊…… 哎呀说到这儿我都觉得有点伤感了呢…… 不过没关系咱们接着聊点开心的吧! 比如卫国(不是那个卖衣服的)就是一个典型的喜剧角色……卫国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靠近北方草原地区;而且地形复杂——山多水多草原多;所以卫国人就利用这些优势玩起了游牧生活:今天在这儿放放羊明天在那儿种种地后天又跑到别的地方去避避风头……这种生活方式虽然有点原始但也挺自在的不是吗? 而且最重要的是卫国人从来不用担心被哪个大块头邻居给吞并了因为人家根本就看不上这块地方啊! 哈哈哈这可真是太搞笑了有没有? 所以说啊有时候活得简单点反而能活得长久呢! (大笑) 好了好了不开玩笑了咱们接着聊正经事儿吧…… 其实啊每个小国家的灭亡背后都有一段值得我们深思的故事呢…… 比如说许昌之战后韩国为什么会被秦所灭? 比如说长平之战后赵为什么会被秦所灭? 比如说荆轲刺秦失败后燕为什么会被秦所灭? 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好好思考一下呢…… (严肃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