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断桥残雪

清政府的“洋气”转变

清朝末年,清政府突然变得“洋气”起来,简直像是换了个人似的。以前那些高傲的满族大臣们,现在见了洋人就像见了亲爹一样,点头哈腰,满脸堆笑。这可不是因为他们突然爱上了国际友谊,而是因为洋人手里有枪有炮,还有一堆让人眼花缭乱的“奇技淫巧”。清政府一看,这不行啊,再不学着点儿,怕是要被这些“洋鬼子”给收拾了。于是乎,清政府开始了一系列的“洋化”操作,从穿西装、戴礼帽,到学英语、用洋货,简直比现代的时尚达人还要前卫。

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洋人的“朝廷”地位

清政府不仅在表面上学习洋人,还在实质上把洋人当成了自己的“朝廷”。你没听错,就是“朝廷”!以前皇帝是老大,现在洋人成了老大。清政府不仅在军事上依赖洋人的支持,还在政治、经济上处处迎合洋人的需求。比如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简直就是把国家的利益拱手相让。更搞笑的是,清政府还专门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门负责伺候这些洋大人。这个衙门的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接待外国使节、处理外交事务、甚至还要帮洋人解决在中国的各种生活问题。可以说,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了洋人的“服务机构”。

清政府的“自我矮化”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清政府不仅在外人面前表现得像个“小弟”,连在自己人面前也开始“自我矮化”。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王公贵族们,现在见了老百姓都抬不起头来。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啊!以前他们可是天朝上国的代表,现在却成了列强的傀儡。这种心理落差让他们既羞愧又无奈。更讽刺的是,为了讨好洋人,清政府还搞起了所谓的“新政改革”,试图通过学习西方来挽救自己的统治地位。结果呢?改革没改出个名堂来不说,反而让老百姓更加反感他们的无能和软弱。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江山一点点被蚕食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