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进士的最后一关
说到殿试,大家可能都知道这是古代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皇帝亲自出题,考生们要在金銮殿上答题。听起来是不是很酷?但问题是,参加殿试的真的都是进士吗?这个问题可不简单,咱们得好好聊聊。
首先,咱们得明白,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但并不是所有参加科举的人都能走到这一步。科举考试分为好几级,从童生试、乡试、会试,再到殿试。每一步都有淘汰,能走到殿试的考生,基本上已经是“进士”了。但这里有个小插曲:在会试中脱颖而出的考生,其实已经被称为“贡士”了。所以,严格来说,参加殿试的其实是“贡士”,而不是“进士”。
贡士与进士:一字之差
那么问题来了,贡士和进士有什么区别呢?简单来说,贡士是通过会试的考生,而进士是通过殿试的考生。听起来好像差不多?其实不然。会试是全国性的考试,通过的人已经很牛了;而殿试是皇帝亲自出题、亲自监考的终极考试。所以,通过殿试的人才能真正被称为“进士”。
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在古代科举中,会试和殿试的时间间隔很短。通常会试结束后不久就会举行殿试。所以很多考生在通过会试后还没来得及庆祝就又得准备殿试了。这就像你刚考完高考就马上要参加清华北大的面试一样紧张刺激!而且最搞笑的是,有些考生在会试中表现出色,结果到了殿试却因为紧张过度或者题目太难而失手。这种情况下他们就成了“贡士”而不是“进士”了。想想看多可惜啊!
皇帝的面子工程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皇帝在科举中的角色了。虽然皇帝是最高统治者但他也不能随便决定谁是进士谁不是啊!所以殿试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一场“面子工程”——既展示了皇帝的权威又给了考生们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不过话说回来有时候皇帝也会因为各种原因改变主意比如某个大臣说某位考生的文章写得好或者某位考生的背景特别硬那这位考生就有可能被钦点为状元或者直接赐予官职了!这种情况下其他考生也只能干瞪眼没办法谁让人家有后台呢!
不过总的来说大部分情况下皇帝还是比较公正的毕竟他也不想让天下人说他偏心嘛!而且对于那些真正有才华的人来说只要能在会试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