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图现存何处 范宽估价千亿的画

长夜未央

《富春山居图》的前世今生

《富春山居图》这幅画,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顶流”之一。它的作者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这老爷子花了好几年时间,才把富春江边的山水美景搬到了纸上。画中的山峦起伏、江水潺潺,简直就像是一部“古代风光大片”。不过,这幅画的故事可不止这么简单,它的命运就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电视剧。

富春山居图现存何处 范宽估价千亿的画

话说这幅画在黄公望完成之后,几经转手,最后落到了明朝的一位大收藏家吴洪裕的手里。吴老爷子对这幅画爱不释手,甚至在临终前还念叨着要把它烧了陪葬。幸好他的侄子机智,偷偷把画给救了下来,不然我们现在就只能对着历史书叹气了。不过,这幅画也因此被烧成了两段,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剩山图”和“无用师卷”。

两段画的“分居”生活

自从被烧成两段后,《富春山居图》的两部分就开始了它们的“分居”生活。剩山图先是被一位叫王廷宾的收藏家收走,后来又辗转到了浙江省博物馆。而无用师卷则被清朝的乾隆皇帝收入宫中,成了皇家的珍藏。这两段画虽然同出一源,但因为历史的缘故,它们只能在各自的“小天地”里默默思念对方。

不过,这两段画的命运并没有就此平静下来。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躲避战火,无用师卷被秘密运往四川保管。而剩山图则在杭州经历了多次搬迁和保护工作。可以说,这两段画虽然分隔两地,但它们的命运始终紧紧相连。

终于重逢的时刻

直到2011年,这两段画才终于迎来了它们的“世纪重逢”。当时台北故宫博物院和浙江省博物馆合作举办了一场特展,让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在分离了几百年后再次相聚。这场展览吸引了无数观众前来观看,大家都想亲眼见证这两段画的“团圆时刻”。

虽然这次重逢只是短暂的相聚——展览结束后它们又各自回到了原来的地方——但这已经足够让人感动了。毕竟对于一幅画来说,能够跨越几百年的时光再次相见,已经是莫大的幸运了。而且这次重逢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富春山居图》的故事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