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朝代科举制度不同的原因

长风

科举制度的萌芽:从“举孝廉”到“进士科”

科举制度这玩意儿,最早可不是像后来那样一考定终身的。你瞧,汉朝那会儿,官员选拔主要靠“举孝廉”。啥意思呢?就是地方官推荐那些孝顺父母、廉洁自律的人当官。听起来挺正能量的,对吧?但问题是,这事儿容易走后门。你想啊,孝顺不孝顺、廉洁不廉洁,谁说了算?还不是地方官一句话的事儿!于是乎,有些人就开始琢磨怎么讨好这些地方官,甚至搞起了“孝廉产业链”。

各个朝代科举制度不同的原因

到了隋唐时期,情况就不一样了。隋炀帝大手一挥,搞了个“进士科”出来。这下好了,大家不用再费劲巴拉地去讨好地方官了,直接考试就行。不过那时候的考试内容主要是写诗作文,所以唐朝的官员们一个个都是出口成章、文采斐然。你要是穿越回去当个唐朝考生,估计得先把《唐诗三百首》背得滚瓜烂熟才行。

科举制度的巅峰:从“八股文”到“殿试”

到了宋朝,科举制度算是进入了巅峰时期。宋朝的皇帝们特别重视科举考试,毕竟他们自己就是靠这个制度上位的嘛。宋朝的考试内容比唐朝丰富多了,除了写诗作文,还得考经义、策论什么的。不过最让人头疼的还是“八股文”。这玩意儿要求考生严格按照固定的格式来写文章,连字数都有严格规定。你要是写多了或者写少了,直接就出局了!

明朝就更厉害了,直接把科举考试分成了三个阶段:乡试、会试、殿试。乡试就是在省里考,过了就能当个秀才;会试是在京城考,过了就能当个举人;殿试是皇帝亲自出题考你,过了就能当进士了!听起来挺刺激的吧?但问题是这三个阶段的考试内容都差不多——还是写八股文!所以明朝的考生们一个个都练就了一身“八股神功”:不管题目是啥都能写出标准的八股文来。

科举制度的衰落:从“捐纳”到“废除”

到了清朝,科举制度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清朝的皇帝们虽然也重视科举考试(毕竟这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嘛)但架不住有些人开始钻空子了——比如搞什么“捐纳”制度!啥意思呢?就是你给朝廷捐点钱或者粮食啥的就能买个官做!这下好了原本靠真才实学才能当官的路子被堵死了有钱人家的孩子直接花钱买官穷人家的孩子只能干瞪眼!

当然了清朝也不是完全不管这事儿他们也搞了一些改革比如增加了一些实用性的科目(像算学、律法什么的)但架不住整个社会风气已经变了——大家都觉得读书就是为了当官而当官就是为了捞钱!于是乎到了1905年清政府终于撑不住了大手一挥宣布废除科举制度!这下好了读书人一下子失去了奋斗目标不知道该干啥好了!不过话说回来这也算是给中国教育制度带来了一次彻底的革命吧!至少现在我们不用再写八股文了也不用担心因为字数不够而被淘汰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