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科举制度的弊端 清代科举制度为什么腐朽

云梦相随

科举制度:一场“高考”的噩梦

清朝的科举制度,简直就是古代版的“高考”。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学子为了那一纸文凭——哦不,是那一纸进士文凭——拼得头破血流。想象一下,你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背诵《四书五经》到深夜,连吃饭都得算着时间,生怕浪费了一分一秒。这还不算完,考试那天,你得带着一大堆书和笔墨纸砚,挤进一个狭小的考场,坐在硬邦邦的凳子上,一考就是三天三夜。要是赶上夏天,那简直就是蒸笼里的包子,热得你恨不得把衣服都脱了。更惨的是,要是考官心情不好,或者你字写得不够漂亮,那可就白忙活了。

清朝科举制度的弊端 清代科举制度为什么腐朽

“八股文”:文学界的“紧箍咒”

说到清朝科举的弊端,不得不提的就是那个让人头疼的“八股文”。这玩意儿简直就是文学界的“紧箍咒”。你得按照固定的格式、固定的字数、固定的内容来写文章。什么叫“起承转合”?什么叫“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听起来是不是像在念咒语?更搞笑的是,有时候题目还特别奇葩,比如《论语》里的一句话都能拿来当题目。考生们为了应付这些题目,不得不死记硬背各种典故和名言警句。结果呢?文章写得跟流水账似的,毫无创意可言。难怪有人说:“八股文一出,文学就死了!”

科举制度的腐败:考官也疯狂

最后说说科举制度的腐败问题。别看考官们平时一本正经的样子,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小算盘。有些考官收受贿赂,把那些没真才实学的考生捧上天;有些则利用职权之便为自己的亲朋好友开后门;还有些干脆就把考试当成了捞钱的工具——谁给的钱多谁就能上榜!这种情况下出来的进士们能有什么真本事?无非是些只会拍马屁、钻营取巧的小人罢了。难怪有人说:“清朝的科举制度就是个大染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