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为什么没有得到刘备重用

一夜东风

赵云的“低调”让他错失了机会

赵云,这位在《三国演义》里被塑造成“常胜将军”的猛男,其实是个低调得不能再低调的人。你看看他,从来不争功,也不抢风头,甚至连个像样的官职都没捞到。刘备手下那些人,比如关羽、张飞,动不动就嚷嚷着要当大将军、要封侯,可赵云呢?他就像个默默无闻的“老黄牛”,只知道埋头干活。

赵云为什么没有得到刘备重用

你说这种性格在职场里能混得好吗?刘备虽然是个明君,但他也是人啊,也需要有人在他耳边吹吹风、拍拍马屁。可赵云呢?他就像个“隐形人”,从来不主动去跟刘备套近乎。你想想,刘备身边那么多人都在争宠,赵云却像个局外人一样,怎么可能得到重用呢?

再说了,赵云的低调还体现在他的“不站队”上。你看刘备手下那些人,要么是关羽、张飞的亲信,要么是诸葛亮的心腹,可赵云呢?他谁都不靠,谁都不巴结。这种“独行侠”的性格在官场上可是大忌啊!刘备虽然信任他,但也难免会觉得他不够“忠诚”——毕竟,忠诚不仅仅是听话办事那么简单。

赵云的“老实”让他吃了亏

赵云不仅低调,还特别老实。你看看他做的那些事:长坂坡单骑救主、截江夺阿斗、定军山大战……每一件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可问题是,这些功劳都被别人抢走了!比如长坂坡救主的事迹被张飞抢了风头;截江夺阿斗的事被诸葛亮拿来做了文章;定军山大战更是直接成了黄忠的功劳……你说赵云冤不冤?

这还不算完!赵云的老实还体现在他对刘备的态度上。你看看关羽、张飞是怎么跟刘备说话的?动不动就喊“大哥”、“主公”什么的;可赵云呢?他总是恭恭敬敬地叫“刘皇叔”或者“主公”——这多生分啊!你想想,领导都喜欢那种能跟他称兄道弟的人吧?可赵云偏偏不懂得这个道理。

再说了,赵云的老实还体现在他对权力的态度上。你看刘备手下那些人都在忙着争权夺利的时候(比如诸葛亮和法正之间的明争暗斗);可赵云呢?他却像个没事人一样——既不参与也不表态。这种态度虽然显得很清高(甚至有点装X);但在领导眼里却未必是好事——毕竟领导需要的是那种能帮他分忧解难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埋头干活的老实人。

赵云的“忠诚”反倒成了他的软肋

说到忠诚这个话题(其实也是个坑);我们不得不提一下赵云对刘备的那份忠心耿耿——这份忠心既成就了他(让他成为了后人心中那个完美无缺的常胜将军);也毁了他(让他始终无法在官场上更进一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啊(尤其是在官场上);光有忠诚是不够滴!你还得懂得变通才行!而这一点恰恰是赵云最缺乏的东西……

举个例子吧:当年刘备要伐吴为关羽报仇的时候(也就是夷陵之战前夕);所有人都劝他要冷静要理智(包括诸葛亮在内);可偏偏只有一个人支持他——那就是我们的主角:老实的不能再老实的赵子龙同志!结果怎么样呢?大家都知道吧:夷陵之战惨败收场……而事后诸葛亮等人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反正他们早就劝过了嘛);只有可怜巴巴的子龙同志背上了这个黑锅……你说这叫什么事嘛!明明是为了表达对主公的忠心才支持伐吴计划滴……结果反倒成了罪魁祸首……哎……真是造化弄人啊…… 当然了啦~我们也不能全怪子龙同志太死板太固执啦~毕竟人家也是一片赤诚之心嘛~只是可惜啊可惜~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候太过真诚反而会适得其反哦~ 所以啊所以~如果子龙同志能够稍微圆滑一点儿的话~说不定就能避免这场悲剧了呢~ 不过话说回来啦~如果子龙同志真的变得圆滑世故了的话~那还是我们心目中那个完美无缺滴常胜将军吗?! 所以说啊所以说~有时候保持本色也是一种美德哦~~ 总之总之啦~~虽然子龙同志没有得到重用确实有点可惜啦~~但换个角度想想也未必不是件好事哦~~至少他没有卷入那些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之中嘛~~ 最后最后啦~~让我们用一句话总结一下今天的话题吧: **没有得到重用,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