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的年号,多得像超市打折券
说到李治,这位唐朝的皇帝,他的年号数量简直可以和超市的打折券相媲美。你没听错,就是那种你每次去超市都会收到一大堆,但最后发现根本用不完的打折券。李治在位期间,一共用了十四个年号,平均下来,每个年号只用了不到两年。这频率,比我们换手机壳的速度还快。
为什么李治这么喜欢换年号呢?有人说是因为他迷信,每次遇到点什么大事小事都要换个年号来“冲喜”。比如他登基那年用的“永徽”,听起来就很吉祥;后来遇到点不顺心的事,立马换成“显庆”,希望事情能“显”得“庆”幸一点。还有一次,他觉得国家太平了,就换成“咸亨”,意思是大家都“咸”(都)能“亨”(顺利)。结果没多久又出事了,赶紧再换一个。
年号换得快,历史记不住
李治的年号换得这么频繁,搞得后人记起来都头疼。你要是问他:“哎,李治啊,你那个‘咸亨’是哪一年的?”他可能自己都得翻翻历史书才能回答你。而且每个年号都有自己的故事和背景,比如“龙朔”是因为当时天上出现了龙形的云彩;“麟德”是因为有人献上了一只麒麟(虽然后来证明是假的)。这些故事听起来挺有意思的,但问题是太多了,谁记得住啊!
更搞笑的是,李治的年号有时候还会重复使用一些吉祥字眼。比如“永徽”、“永淳”、“永隆”都带个“永”字,好像他特别喜欢这个字似的。结果后人一看:哇塞!李治这是有多想长寿啊!其实呢?他就是觉得这个字听起来顺耳而已。
年号多得像换衣服
李治的年号不仅多,而且换得还特别随意。有时候是因为国家大事换了年号;有时候是因为他自己心情不好换了年号;甚至有时候纯粹是因为日子过得太无聊了换个年号玩玩。这种随意性让他的年号看起来就像是在换衣服一样——今天穿这件明天穿那件。
而且李治的年号还有一个特点:特别喜欢用动物的名字。比如“龙朔”、“麟德”、“凤仪”等等。这让人不禁怀疑:李治是不是特别喜欢看动物世界啊?还是说他觉得自己是动物园园长?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动物名字倒是挺好记的至少比那些复杂的吉祥字眼容易多了。
总之呢李治的年号数量之多更换之频繁简直让人叹为观止如果你要问他为什么那么多年号他可能会笑着回答: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嘛!再说了换个年号又不花钱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啊下次你去超市看到一堆打折券的时候不妨想想我们的老朋友李治他可是个真正的年号收藏家呢!